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482章 战和(2 / 3)

已经超过了叔孙氏,与季氏、孟氏差距并不算大。

&esp;&esp;赵无恤的壮大早已让三桓如噎在喉,不去不快,然而因为对齐战争的缘故,三桓不得不依赖他,所以连赵无恤私下主大夫盟也只能忍过去。毕竟人家不仅手下武卒战力惊人,还有个又跋扈又能干的父亲,晋卿赵鞅。

&esp;&esp;随着赵氏大胜齐国,季孙斯希望齐赵两败俱伤,然后被自己捡便宜的打算彻底落空了,随后,鲁国竟又被赵小司寇拖入了与齐国的货殖战争中,成了最无辜的一环,甚至还得可怜巴巴地冲郓城讨要食盐。

&esp;&esp;所以季孙斯心里怨念极大,赵无恤对他有救命之恩,对鲁国有保卫之功,全被他忘到了脑后。只想着若是此子不在,鲁国就不必一直持续与齐国处在战争状态里:更何况,附从晋国而不断挑战齐国,那可是阳虎试图窃鲁时的政策,阳虎倒台后,三桓早就想结束这对自己没多少利益的战争了。

&esp;&esp;谁料驱逐了阳虎的赵无恤,却继承了阳虎的策略,继续将鲁国拖入晋齐战争的泥潭……

&esp;&esp;所以在齐国遣使请平,齐侯还发了亲笔信给季孙斯,极尽亲切和承诺。

&esp;&esp;齐国愿意给季氏一条稳定的海盐商路,以及百金、百乘的礼物!

&esp;&esp;双方思绪相差无几,顿时一拍即合,极力想促成和平,然后针对自己共同的敌人……

&esp;&esp;但现下鲁国已经不再是季氏的一言堂了,季孙斯迫于孔子和士大夫舆情的压力。已经对宗伯署让出了许多权力,与齐和平一事,孔子是绝对绕不开的……

&esp;&esp;所以在孔子表态后,狡猾的季孙斯立刻拊掌同意:”大宗伯所言极是,两国之间以和为贵,齐人的请平。余觉得可以接受。“

&esp;&esp;本来到此为止,三桓和大宗伯都认同,鲁侯也点头同意,这事就算定下了。

&esp;&esp;然而从来没靠谱过的大司马叔孙州仇却突然想起一事,顿时怂了,甚至不顾季孙斯事先与他讲好的条件,竟然当场打起了退堂鼓。

&esp;&esp;”但若是鲁国与齐国议和,那晋国追究起来怎么办?“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面对叔孙州仇的问题,在场众人顿时一阵沉默。

&esp;&esp;最先是孔子带着微微不满的愠怒说道:”大司马。鲁国和晋齐一样都是侯国,请勿将自己与薛、滕等小国相提并论,吾等虽为晋之盟友,但约和,盟会,交战等事,君上有完全的自主之权!何况只是与齐国休战,而不是叛晋归齐。想来晋侯和诸卿是能理解的。“

&esp;&esp;迂腐。

&esp;&esp;季孙斯心里暗暗说了这么一句,从投靠晋国之后百余年。鲁国什么时候有过私下议和、盟会的权力了?

&esp;&esp;虽然晋国追究起来的后果很严重,但季孙斯却隐隐意识到,晋国六卿各自为政,已经永远无法重演平丘之会,四千乘威逼诸侯,让鲁国三桓战战兢兢的情形了!

&esp;&esp;但毕竟齐近而晋远。当下的国际形势就是这样,晋国处事不公,又无威信,容不得诸侯起别样的心思。

&esp;&esp;季孙斯摇了摇头道:”若是晋国以武力压服齐国,那鲁国顺从晋卿之意思。继续与齐国为敌并无不可……可惜,嘿,嘿嘿。”

&esp;&esp;他冷笑了起来,仿佛看透了晋国这个昔日巨人的腐朽和分崩离析。

&esp;&esp;就像齐侯承诺过的一样,晋国虽然靠着赵卿借助大雪天打了场漂亮仗,但事后晋国连失地夷仪都无法夺回,六卿又各自忙活自己的事情去了,根本没有一点复霸的架势嘛!

&esp;&esp;“晋国现下北有代、无终与赵氏开战,东面有鲜虞与范、中行交战,太行以西的诸卿不欲在外生事,鲁国一旦有难,还能否再度驰援?”

&esp;&esp;他斩钉截铁地说道:“晋国不行了,就像一个行将就木的老者,上次雪原大胜,只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,晋国将亡乎?这不就是夫子在赵氏铸造刑鼎时预言的事情么?吾等何必还要停留在晋人的戎车上,打一场误国误民,永远看不到结束的战争?“

&esp;&esp;众人面面相觑,算是对这个问题达成了共识,孟孙何忌却又发言了:”若是决意与齐议和,赵小司寇盘踞西鲁,一向与齐国敌对,恐怕不愿意罢。“

&esp;&esp;”君待臣以礼,臣事君以忠,小司寇虽为晋人,但现下做了鲁国之臣,当为领邑臣民之表率,一切唯君上之命是从。“

&esp;&esp;“善,大善,正是如此,说服小司寇切勿生事,就劳烦大宗伯了。”季孙斯面露喜色,孰料孔子却看着他露出了笑容。

&esp;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