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571章 谁为定鲁第一功?(2 / 3)

恤会怎样封赏这位“首功”呢?

&esp;&esp;赵无恤一挥手:“来人,将鲁国舆图抬上来!”

&esp;&esp;几名力大的甲士抬着那块巨大的沙盘舆图走上堂来,将它放置在厅堂中央。

&esp;&esp;接着赵无恤便不由分说,离席将张孟谈拉到那张沙盘舆图边上,指着它说道:“北至于泰岱,东至于洙泗,西至于河濮,南至于亢父,国君已经正式册封给我了。赏有功,报有德者,政之急也。孟谈不单是我的家臣,也是我的朋友,作为首功,我决意授予你鲁国大夫之爵,你若是愿意,这百里山河,可与我共分之!”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均分领地给首功者?

&esp;&esp;厅堂内顿时一片寂静,随后有唏嘘声响起,在场众家臣同时咽了下口水,一方面有感于赵无恤的大方豪迈,一方面也艳羡不已。

&esp;&esp;主君手里有十九个邑,人口三十余万,若真的分一半给张孟谈,张氏立马就能一跃成为鲁国强族!就算放到全天下作比较,也是足以傲视其余大夫之家。

&esp;&esp;张孟谈看着舆图默然了,似乎在犹豫,似乎在思考究竟要哪一片区域。

&esp;&esp;赵无恤似乎还沉浸在“赏有功,报有德”的兴奋劲中,他继续说道:“鲁国之制,辅主者名显,功大者身尊,执国命者权重。我心怀忠信,鲁人才会服从,这是周公、伯禽能安社稷的原因。还望孟谈能接受我的一片心意。”

&esp;&esp;张孟谈却猛地下拜顿首:“仆臣惶恐,仆臣不敢受!”

&esp;&esp;他……这么大的封赏,他竟然不要?

&esp;&esp;赵无恤面上露出一丝疑惑:“这是为何?”

&esp;&esp;“君之所言,成功之美也。臣之所谓。治国齐家之道也!”

&esp;&esp;他被赵无恤扶起后,对周围的众人正色说道:“我没什么过人的本领,就是喜欢观察往古的事迹,吸取教训,救我所闻。君臣之权均等却能平安相处的事,从来未有过!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,主君有信,想让吾等共享富贵,但若赏赐太过,则只会重蹈宗周覆亡的覆辙。我作为臣子,不能只为自己的荣华,而忘了家国的安危!”

&esp;&esp;众人为张孟谈的这番言论嗟叹不已,赵无恤也无奈地摇了摇头:“你说的有道理。是我冲动了。既如此,你便在这封疆里任意挑选一个大邑作为食邑,何如?无论是郈、须句、廪丘,甚至是郓城,都可以!”

&esp;&esp;一波未平一波又起,家臣和西鲁的大夫们纷纷竖起了耳朵,暗想着若张孟谈挑了经营最久的那几处,他们要跟着挑什么。

&esp;&esp;但张孟谈却再度拒绝了!

&esp;&esp;他回头看着赵无恤,单薄的身体笔直,面上怆然有决色:“臣乃晋人。晋乃坟墓所在,父母之邦,迟早是要回去的,何苦再要鲁邑?臣不敢受。若主君强求,臣愿捐功名,去权势,离众隐居!”

&esp;&esp;众人这下都替他着急了,这也不要那也不要,你作为首功之臣若是什么都不封。那吾等怎么好意思张口要赏赐?

&esp;&esp;赵无恤很苦恼:“孟谈这是要做介子推,陷我于不义么?我可不是薄情的晋文公啊,好,我不逼你,那你且说说,究竟想要什么?”

&esp;&esp;张孟谈淡淡一笑:“良田千亩,隶臣百人,耕种的粮食够养活来投我的宾朋即可;鲁缟布帛十丈,够做出朝服衣冠,让我不用衣衫褴褛,堕了主君之威即可……若主君想要大肆封赏,等有朝一日回归晋国,为大国上卿时,再赐我张氏一座能容身的小邑即可。”

&esp;&esp;张孟谈表现得如此淡泊名利,让在场群臣都露出了愧然之色。

&esp;&esp;事成拂衣去,不求功与名,这才真正的国士啊!

&esp;&esp;“孟谈你真是……真是我的肱股腹心!”赵无恤扫了一眼在座群臣,叹了口气,“既然你不要封邑,也不要爵位,我便让你做我的家宰,继续替我管理众臣,管理家业,何如?”

&esp;&esp;张孟谈总算没推辞:“能继续为主君效劳,孟谈敢不从命?”

&esp;&esp;有赵无恤带头,一众家臣和西鲁大夫们不管心里怎么想,都纷纷附和称赞张孟谈,家臣里的道德典范便被早早竖立起来了。

&esp;&esp;天色越发晚了,赵无恤望着满席的杯盘狼藉,有些意兴阑珊地说道:“今夜本来要大论功勋,确定封赏的,谁料在论首功时便遇阻,也罢也罢……依礼,立春之日,卿要赏大夫、士、虎贲于家庙。如今赵氏在鲁国的家庙尚未建成,无处册爵赏功,二三子的封赏,立春再议!届时我也会拿出第一份在鲁国施政的纲领来!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