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709章 越王勾践(2 / 3)

变化。

&esp;&esp;然而这只是开始,第二天早上,他们终于回到了会稽城,这里也已经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,城门开了,城内的越人纷纷走出。

&esp;&esp;勾践和越兵被他们簇拥在中间,裸身的童子们跟在马匹后面奔跑,欢呼雀跃。这里没有中原的举袂拱手,来自四面八方的于越人们用各种稀奇古怪的部族方言他呼喊。巫祝披着兽皮,戴着野鸡的尾羽,敲击着铜鼓,围着勾践跳舞。无数相貌美艳的越女跪求他垂帘,好诞下英雄的子嗣。

&esp;&esp;勾践则左顾右盼,朝众人微笑,触碰举起的手,并任由下跪的人摸他俘获的驷马、战车和轮子。

&esp;&esp;越王允常也站在城头,笑着看儿子享受这份荣誉,他战胜了强大的吴国,让于越避免亡国灭种之灾,这是勾践应有的回报。

&esp;&esp;直到一声异样的呼唤响起,允常的笑容才凝固在了脸上。

&esp;&esp;“王!”一个皮肤棕褐的于越人朝勾践呼喊,似乎是个渔民,他肩上举着个孩子,一个小男孩,他正是崇拜英雄的年纪,也学着父亲,用尖细的嗓音高呼着同一个词。

&esp;&esp;“王!”

&esp;&esp;仿佛受到了传染,其他越人也跟着应和。”王!“他们叫道,向勾践匍匐,向他跪拜。仿佛他就是于越的国君。

&esp;&esp;这诵喝声渐渐增强,渐渐蔓延,渐渐膨胀。响亮的合声惊吓了坐骑,也吓到了出城迎接的越人贵族。

&esp;&esp;还不等他们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。在携李之战里立下大功的灵姑浮也举起了金戈高呼勾践的名字。

&esp;&esp;“于越兴,勾践王!”

&esp;&esp;畴无余、胥犴,以及勾践带回来的数千越甲抽出了武器,敲击着藤盾齐齐呼喊起来,他们将勾践簇拥在中间。称他为王!

&esp;&esp;勾践心中激荡,望着拥戴自己的甲兵和国人,又抬头和越王允常的目光对撞,他过去从未敢这样直视父亲的眼睛过。

&esp;&esp;王是越人对首领的称呼,一个邦国,只能有一位王,一如一个家里只能有一个主人。

&esp;&esp;而越人,只认强者为王!一个战胜了强敌,年富力强的英雄,和一个久病在床。不能提兵保卫邦国部族的老者,他们很快便做出了选择。

&esp;&esp;一切像是事发突然,又像是蓄谋已久,是夜,越王允常突然宣布退位,他带着几位夫人和亲信,登会稽山为祖灵守祀,直到一年后死去,他再未下来过。

&esp;&esp;而太子勾践,则在举国人的支持下。在会稽城顺利登上了君位。自此以后,越王勾践之名,同他大败吴军,斩落吴王阖闾的事迹一起。开始传遍天下……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“于越败吴于檇李,吴子光卒!”

&esp;&esp;当这个消息传到楚国时,已经是第二年春天了。谈吴色变的楚国贵族又惊又喜,据说身在载郢的令尹子西、司马子期公然在大殿上恭贺楚王熊珍,说楚国终于少了一个心腹大患。熊珍则泪流满面,亲自去祖陵祭祀。告诉先祖这个喜讯。

&esp;&esp;他们同时也第一次听说了”越王勾践“此人,不少楚人因为吃过吴国的苦头,对替自己出去仇敌的于越之君心生好感。子西甚至提出,应该像当年晋人联吴攻楚一样,可以派遣使者去联越制吴。

&esp;&esp;消息随着春风一起向北传递,除了载郢外,楚国的其他都邑也在为此事庆贺,方城以北的叶县也不例外。

&esp;&esp;一辆风尘仆仆的马车停在市井之外,听着随从在耳边通报的消息后,端木赐微微皱起了眉。

&esp;&esp;“吴国大败,吴王阖闾死了!?”

&esp;&esp;刚进楚国不久就得知了这消息,端木赐倒是没有惊,也不会喜,只是心中充满了疑惑。

&esp;&esp;在制定伐交战略时,端木赐曾提醒赵无恤,说吴国不可不防。一方面晋侯与吴国依然是盟友关系,知伯可能会向吴国求助。另一方面,吴国因为宋、鲁、泗上的缘故,对赵氏已经产生了敌意,若他们乘此机会挥师北上,那赵氏就彻底陷入包围了。

&esp;&esp;“在灭亡越国之前,吴王是不敢轻易北上的。”当时赵无恤笃定地说道。

&esp;&esp;“以吴国的国力和强兵名将,灭越应该不难吧?”子贡毕竟没去过吴越,光靠两国的个头的名声就做出了判断。

&esp;&esp;赵无恤却不这么认为:“当吴国以为自己的主要对手是楚国,是北上中原时,或许真正能让他们栽大跟头的恰恰是越国,子贡可别小看于越人的悍勇和韧性。”

&esp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