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007章 卸甲(2 / 3)

甲胄,对箭矢的防御能力接近于零,故而箭矢落下,顿时给他们造成了不小的伤亡。

&esp;&esp;但他们仍然悍不畏死,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挡敌箭,让身后的袍泽前赴后继。

&esp;&esp;其次依然是密集的长矛,对于赵氏的这种战法,子虎真是厌恶至极,但他也想到了破解之法。他令秦军中的勇士挥动长铍、长斧斩断矛杆,随即后面的秦人飞身扑前,试图将拉锯战变成白刃战。

&esp;&esp;子虎也纵马冲锋在前,有一根长矛从他的额角掠过,将胄帽整个掀了下来,矛尖划破了额畔皮肤,大量鲜血将他的视野染成了赤红色,好在他的马一脚踢碎了那个赵卒的下颚,子虎才没被戳下马来。

&esp;&esp;秦人伤亡惨重,但这是值得的,在子虎赤红色的视野下,眼前坚持了近半个时辰的赵军终于撑不住了,他们自发地朝两侧退去,看得出来,这次不是佯败,而是真正的撤退。

&esp;&esp;然而当瓮盖被掀开,瓮中囚徒看到的却不是他所希望的阳光,而是更加深沉的黑暗……

&esp;&esp;眼前是一片惨烈的战场,之前冲入赵阵的秦国车兵无一幸免,人仰马翻,车辆的残骸到处都是,有的车轮子还在缓缓转动。

&esp;&esp;至于武车士们,也尽数战死,或挂在赵卒的矛尖,或趴在地上一动不动……

&esp;&esp;子虎来迟一步,而且让他更加绝望的是,瓮之外仍是瓮。

&esp;&esp;虽然邺城赵军被击穿了,但他们身后,还有数支甲胄精良,蓄势待发的赵军,近万人结成偃月形的坚阵,牢牢守护着赵无恤的中军。

&esp;&esp;赵氏玄鸟旗,安如磐石!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“果然是陷阱……”不仅是普通秦国兵卒陷入绝望,子虎也没了冲劲。

&esp;&esp;环视战场,虽然还能听到喊杀,但身后已经完全看不到其他秦军的身影,仅剩他们这数千人孤军奋战,郑国人也彻底败下阵来,这导致子虎被几支赵军团团包围。

&esp;&esp;司马穰苴兵法上说:凡战,以力久,以气胜。意思是,一般作战的道理,凡是兵力充实则能持久,士气旺盛则能取胜。而此刻的秦人,兵力上既无优势,士气也已沮丧绝望。他们的勇气仿佛被烈日曝晒的积雪,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融化。

&esp;&esp;此时有锦衣持旗的赵使过来呼喊道:“大势已去,左庶长何苦让秦人死绝,何不投降,上卿承诺的降者免死,仍然有效。”

&esp;&esp;一时间,连坚韧的秦人也心绪动摇。

&esp;&esp;战事大局已定,纵使秦人性格格勇悍,又在子虎的鼓舞下个个抱着死战的念头,但他们已经精疲力竭,而且很多人已经负伤,武器也缺损严重,在这种被团团包围的情况下面对着以逸待劳、而且武装到牙齿的赵军主力,绝无胜算。

&esp;&esp;子虎垂下了头,做出了他这一生最为艰难的决定。

&esp;&esp;“三军将士,向赵上卿投降……”

&esp;&esp;一片沉默之下,子虎扔掉了武器,扔掉了带给他荣耀又给予他耻辱的佩剑,剑插在混杂着血浆的泥土里,摇摇晃晃,剑柄上光滑的虎头倒映着子虎不甘的目光。

&esp;&esp;秦人也有样学样,开始放下武器,等待赵军收缴捆绑。

&esp;&esp;接下来子虎解开了厚厚的甲衣,上面像是被鲜血染过一遍似的,从黝黑变为漆红,解甲的过程里牵动伤口,钻心的疼。

&esp;&esp;等他解下发髻,全身累赘已去,子虎感觉到一身轻松,他温柔地摸着坐骑的鬃毛,目光则继续盯着赵无恤的玄鸟大旗。

&esp;&esp;女修吞卵,而生嬴姓,这是秦赵共同的传说,然而今日两位玄鸟子嗣却在此刀兵相见,一决生死,终究是秦人败了……

&esp;&esp;但败得憋屈!

&esp;&esp;子虎回头地看了已经坐地放弃抵抗的秦卒们最后一眼,然后脚上一踢,在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时刻,朝赵阵发起冲锋。

&esp;&esp;“二三子不应当再为我送命,但秦国子虎,义不再辱!”

&esp;&esp;他径直朝密密麻麻的赵军阵列冲去,一头乱发迎风飞舞,秦人们惊诧地再度起身,但已经太迟。

&esp;&esp;赵氏材官下意识地瞄准了一人一马,一把弩机“砰”地发射,接着是另一把,无数把。如此近的距离,子虎又已经卸甲,他精壮的肉身犹如单薄的纸张,箭矢钉在他肩膀上、大腿上,以及坐骑身上,然而那匹身上钉满了弩箭的高头大马仍在向前冲,向前,踉踉跄跄地在赵军矛阵前一跃而起!

&esp;&esp;弩箭飞射,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