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珩淡淡颔首,示意小厮把东西搬上来。
宋知意不解地看着那一个个包装得精致典雅的锦盒,等小厮一一码放整齐,竟快占了小半个车厢。
“这是什么?”知意问。
赵珩神情不太自然地别开脸,“没什么,走吧。”
宋知礼默不作声地看着,心叹他这个傻妹妹,女婿头一回登岳家的门,那自然是见面礼,可赵珩那看起来性情古怪,漠然如冰的人,竟也有这份心?
宋知礼敛下思绪,青石板铺成的道路平坦好走,他吩咐忠叔赶快些。
宋府门口,宋婉等得火急火燎,终于见到长子归来,才略略放心,快步上前,宋知意一打开车门,便见到娘亲,眉眼顿时露出笑,脆生生唤道:“娘!”
“哎!我的乖女,你受苦了,怎么这么迟才回来?”宋婉心疼地扶着她下马车来,上下打量一遍,一时看不出异样,急问:“他打你了,还是骂你了?”
“咳咳……”宋知意猛地呛了一下,赶忙摇头递给她娘一个眼神,回头。
宋婉困惑,跟着女儿视线看去。
只见赵珩黑着一张俊美无双的脸出现于众人视线。
宋连英微微蹙眉,似乎也没想到三殿下竟然会来,当即笑着上前,和长子一起扶着这个残疾病弱的女婿下来,打圆场道:“微臣见过三殿下,还请殿下莫怪,内人头疾发作,言语时有糊涂。”
宋婉干笑两声,忙附和:“是是。”
赵珩坐在轮椅上,缓和脸色笑了笑:“小婿见过岳父岳母,昨日与知意是有些误会,不过已经说清了,也并未骂她,打她。这是小婿的些许心意,还请笑纳。”说着,他把见面礼呈上。
马车上再多的拿不下,忠叔帮着搬下来些。
宋连英夫妇相视一眼,表情奇怪,也有些受宠若惊,他们哪敢担三殿下如此谦卑的一声“岳父岳母”和厚礼?
宋知意似乎也被赵珩惊了一下,反应过来忙挽着爹爹和娘亲说:“哎呀我都饿了,咱们快进屋吧?”
宋连英这才笑着点头,不忘与赵珩客套寒暄几句,多谢他的好意,命守门的小厮帮着搬礼物,一家人进了门。
晚膳摆在前院正厅。
概因赵珩在,一家人本是高兴团聚,却也显得沉默拘谨。
宋连英不知该跟这位三殿下说什么为妥,本着言多必失的道理,只偶尔寒暄几句,避免气氛太过尴尬,边给女儿添菜。
宋婉一向不爱谈论政事,于私,也不敢真把三殿下当成自己的女婿询问身体近况,况且她打心底里不满这桩赐婚,也给女儿添菜。
宋知礼昨夜跟赵珩有些不愉快,尚有存疑,更是少言,只给妹妹添菜。
赵珩如同一个误闯的局外人,僵坐着,后知后觉——其实他本不该来。
如果没有他,那么宋家应该是一团和气,言笑晏晏。毕竟宋连英夫妇那么疼爱女儿,宋家长子外调将近四五年才回来,必定有许多话要与亲人说。
赵珩轻放下筷箸,扯动僵直的唇角露出笑,正要借口离席,身边的宋知意忽然不高兴地嘟囔道:“我都要吃不下了!”
她面前的瓷碟和碗被放得满满当当。
她把一碗晾得温热的鸡汤推到赵珩面前,“殿下,你多补补。”
宋连英忙递给宋婉一个眼神,宋婉反应过来,尴尬说:“瞧我,也不知殿下爱吃什么,光顾着给知意添。”说着,犹豫地换了公筷给赵珩添了块清淡的鱼肉。
赵珩未出口的话默然收了回来,“多谢岳母,我不忌口。”
宋知意悄悄瞄他一眼,有些叹气,不过很快就摇摇头挥去心事,问起宋知礼川蜀有什么好玩的,好吃的,宋知礼自是一一跟她说,她再去问赵珩:“殿下去过吗?”
赵珩默了默,才说:“去过一次。”
宋知礼终究不忍心看知意这么累,连最爱吃的糕点也放得凉了,于是主动跟赵珩说起话。
好不容易用完晚膳,一家人几乎不约而同地松口气。
这时小厮过来传话,道卫公子来访。
宋婉惊讶站起身,“还明一准是听说知礼回了,快快叫他进来,也不知道这孩子吃过晚饭没有,小翠啊,你去叫厨房重新做几个还明爱吃的菜。”
宋知礼笑:“娘,我回来都不见你这么热络,到底谁是你亲儿子?”
“都是,都是成了吧?”如今卫家尚未调任回京,宋婉自觉得替交情甚好的卫母照应着。只是话说完,回头看见静坐原地的赵珩,才恍然一顿。
四周倏尔寂了一瞬。
赵珩脸上没有什么表情,仿佛什么也没听到。
宋知意暗叹真是不巧,忙说:“娘,殿下舟车劳顿也累了,我先带他回屋。”
宋婉难为情地应下。
宋知意动作很快,在卫还明进来前,把赵珩推回了碧落院。
她欲言又止。
赵珩先开了口:“这也没什么,毕竟你们两家是患难的世交